“防霧衣”是一種只有幾納米大小的金屬氧化物顆粒——二氧化鈦。通常,這樣的金屬氧化物會用作牙科、外科手術支架,甚至可作為替代骨骼的材料植入人體。當這種材料被“打碎”成只有納米級的顆粒時,它又能神奇地防霧。
“這種材料不是隔絕霧氣,而是能讓水汽形成均勻的水膜,不再凝結成妨礙肉眼視線的霧氣。”中科納新公司工程師孫文志說。據(jù)介紹,納米級的二氧化鈦顆粒,具有極強的親水性,水遇到它就會“化掉”——“小霧珠一接觸這些顆粒,立刻就會從水珠攤平成一片薄薄的水膜,從而讓光線正常投射進來,光線不會再像以往那樣經(jīng)過水珠折射,導致視線受影響了。”
一輛公交車的玻璃面積能達到9平方米,得需要多少“納米衣”呢?僅僅需要1克。
納米級的二氧化鈦顆粒相當小,頭發(fā)絲粗細的寬度上,能擺放幾十萬個這樣的二氧化鈦顆粒。如此小的顆粒,平鋪在玻璃上的厚度,只有幾個分子疊加的厚度。
“納米衣”將涂在公交車內的玻璃上。為了將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均勻平鋪,工程技術人員不但需要先用特殊技術清潔玻璃,還需要利用高壓氣泵將溶有二氧化鈦納米材料、鏈結材料的酒精,均勻地噴涂在玻璃上。
此前,938路、917路、417路、435路共10輛公交車已率先“穿”上“納米衣”,先后經(jīng)受住了冬季、春季、夏季8個多月的考驗。“無論是暴雨、下雪都經(jīng)受住了考驗,車內玻璃不起霧了。”孫文志說。
據(jù)悉,在市科委、市公交集團技術部門的支持下,今年全市2.1萬余輛公交已經(jīng)全部“穿”上“納米衣”。納米防霧材料不僅涂滿前風擋、側窗,還涂滿車外后視鏡。不僅風擋玻璃不起霧,下雨時,后視鏡也不再密布小水珠,“雨天開車和平時一樣,再也不會看不清了。”一位公交司機說。(記者童曙泉)